黄金和白银是四大贵金属中的两种,而大众公认的四大贵金属为黄金、白银、钯金和铂金。除了用于打造珠宝,黄金和白银还广泛应用于工程、电子和医疗等方面。这两种贵金属本身还是公认的贸易工具,许多人将黄金和白银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货币”。
黄金
自史前时代以来,黄金就一直用于制造奢侈品。黄金具有稀有性、抗腐蚀性和抗锈蚀性,在几乎每个文明社会时期都价值连城。此外,黄金柔软且延展性强,易于打造成珠宝和装饰品。
由于黄金导电性能出色,在电子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白银
白银具有抗菌性能和高导电性,除了珠宝之外,还是牙科、净水以及电子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理想之选。
贵金属如何交易?
几千年来,贵金属交易一直是贸易的主心骨,并且仍然占据当今大宗商品交易的核心地位,黄金更是最常用于此用途的贵金属。
直接投资金条是进入贵金属市场的一种渠道。伦敦是最大的金条市场之一,其中金条的标准规格为 400 盎司,但也有较小尺寸的金条可供选择。伦敦市场的银条标准规格为 1,000 盎司,而该市场中铂金和钯金条的交易重量介于 1 到 6 公斤之间。
然而,实物交易和直接拥有贵金属的成本很高,需要专业的金库和托管安排,安全运输和投保。通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期货和外汇等工具间接交易则能以较实用的方式获益于贵金属市场的潜力。
贵金属市场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贵金属价格大多时候会受供需关系等基本因素的驱动。
黄金需求过去主要由珠宝行业所主导,虽然情况依旧如此,但该行业的市场份额已从 2002 年的 80% 降至近年来的 50%。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黄金作为投资手段的普及。2003 年至 2013 年间,金条、金币以及 ETF 基金的需求激增,极大地推升黄金价格在 2010 年代初高涨。之后价格有所下降,市场份额稳定在 30% 左右。
与此同时,供应则相对稳定。四大主要贵金属(黄金、白银、铂金、钯金)的市场供应来自采矿生产和废料回收这两个源头。
采矿业提供了贵金属约 70-85% 的总产量。成熟完善的回收材料交易则提供其余部分,实际比例将随着时间而变动,反映出生产成本、回收价值与经济前景的变化。
尽管可能会发现新矿床,降低供应成本,但对贵金属价格影响最大的还是需求。毕竟,黄金和白银均属于有限资源。与传统货币不同,中央银行无法为迎合经济需求而随时“点石成金”。所有贵金属都具有工业用途,只要整体经济水平变化,制造业的需求将随之波动。然而,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由众多投资者作为大宗商品所持有。
黄金作为避险投资,可能会朝着经济总体趋势的反方向移动。股票和货币下跌或市场面临长时间不确定性时,黄金价格通常会上涨。相反,如果股市表现良好且市场风险偏好较高,则黄金价格可能会下跌。
与私人投资者一样,各大中央银行持有大量黄金储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与世界黄金协会 (World Gold Council) 估算,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约持有 3.3 万公吨黄金。任何驱动各大中央银行做出持有或出售黄金决策的因素都将明显撼动市场价格。